尽日看山独卷帘,飞不到红尘半点。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刘克庄

尽日看山独卷帘,飞不到红尘半点。

白云深处无人识,只有南来北往雁。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被贬,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的一面,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整天独自卷起窗帘观赏山景,半点红尘也飞不到这里来。

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只有南来北往的大雁能够看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首句“尽日看山独卷帘”表现了诗人长时间独自观赏山景的闲适与宁静;次句“飞不到红尘半点”则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红尘(世俗的纷扰)无法侵扰到这里;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只有南来北往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偏远与孤寂,只有南来北往的大雁能够见证他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尽日看山”、“飞不到红尘半点”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的“白云深处无人识”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但这种孤独并非消极的,而是诗人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只有南来北往雁”一句,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又寓意着诗人虽然孤独,但仍有自然界的生灵与他相伴,使他的生活不至于完全隔绝于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选择隐居山林时所作,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诗人渴望寻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方式,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红尘,以诗酒自娱,以山水为伴,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排斥,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