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雪月风花不系心,打捱过愁潘病沈。
灯前自绣孤鸾影,枕上谁同双凤吟?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心。
隔墙闻晓漏,一夜梦君频。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雪月风花这些美景都无法牵动我的心,只能勉强熬过忧愁,如同潘岳(古代美男子,常用来形容多病而消瘦的人)和沈约(南朝文学家,体弱多病)一般,在灯前独自刺绣,孤鸾(比喻单身的人)的影子陪伴着我,枕头上又有谁能和我一起吟咏双凤的和鸣呢?虽然知道未来还有相聚的日子,但此刻却难以割舍这份思念之情,隔着墙壁听到清晨的漏声,一整夜都在梦中与你相见。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首句“雪月风花不系心”描绘了外界的美景无法引起诗人的兴趣,暗示其内心已被思念所占据,次句“打捱过愁潘病沈”则通过潘岳和沈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愁苦多病的状态,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孤鸾影”和“双凤吟”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此刻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句以“雪月风花”起兴,既描绘了自然美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通过典故的运用,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沉,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爱情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时间的转换和梦境的描绘,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李商隐的仕途也颇为坎坷,他的爱情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无助,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情感的对比,以及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