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结果钱山邓通,易消磨金谷石崇。的解释

春秋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富贵浮云

唐·罗隐

快结果钱山邓通,易消磨金谷石崇。

须臾富贵转头空,只有青山不老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意味浓厚,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他的散文和杂文也颇有名气,是唐代文坛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译文

邓通堆积如山的钱财很快就会用完,石崇的金谷园也轻易地消逝无踪,一时的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唯有那青山依旧,万古长青,与世长存。

释义

快结果钱山邓通:邓通是西汉文帝时的宠臣,因善于划船而被文帝赏识,赐以铜山铸钱,富甲一方,这里用“快结果”形容其财富虽多但易逝。

易消磨金谷石崇:石崇是西晋时期的富豪,他在洛阳金谷涧建造了奢华的金谷园,这里用“易消磨”形容其财富和权势的短暂。

须臾富贵转头空:一时的富贵荣华很快就会消失。

只有青山不老同:只有那青山依旧存在,象征着永恒和不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邓通和石崇的财富与权势的短暂与青山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富贵无常、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诗人以冷峻的笔触,揭示了晚唐社会上层统治者的奢侈腐化以及社会的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永恒和不变的向往,诗中“须臾富贵转头空”一句,更是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个人经历和晚唐社会的现实密切相关,罗隐一生怀才不遇,多次科举不第,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深刻的体会,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百姓生活困苦,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不满,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和对永恒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青山不老、人生易老的无奈和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