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孔大刘晨未识,脚步长杜甫先迷。出自哪首诗?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未知山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李逸风

眼孔大刘晨未识,脚步长杜甫先迷。

云深路远无人迹,水阔山长有鸟啼。

古木参天遮日月,清泉潺潺绕山溪。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

作者简介

李逸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见于地方志及民间诗集,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之美,同时寓含哲理,引人深思,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之名声响亮,但在唐代诗坛亦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即便是眼界开阔如刘晨,也未曾识得此等美景;即便是脚步矫健如杜甫,也会在此地迷失方向,云雾缭绕,山路遥远,不见人烟;水面宽阔,山峦绵长,只闻鸟鸣,古树参天,遮天蔽日;清泉流淌,绕山而过,这样的景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次寻觅得到。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刘晨与杜甫两位历史人物,突出了所描绘山景的奇绝与难以寻觅,刘晨以眼界开阔著称,杜甫以行走四方闻名,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识得或在此地不迷失,诗人通过描绘云雾、山路、水面、山峦、古树、清泉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山景的幽静与美丽,诗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作结,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与向往。

赏析

本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通过描绘一幅幽静美丽的山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刘晨与杜甫两位历史人物引入诗中,既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突出了山景的奇绝与难以寻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山景的幽静、美丽、神秘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或许是在一次游历中,诗人偶然发现了这片幽静美丽的山景,被其深深吸引,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人通过描绘这片山景的美丽与神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