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无心一钓竿,因此上功名意懒。全诗是什么?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父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万事无心一钓竿,因此上功名意懒。

昨朝今日两蹉跎,人事多磨。

闲看白云绿水青山过,又是瓜州暮雨、水村渔火。

作者简介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白朴出身于金朝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其父白华在金朝做官,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军攻陷蔡州,金朝灭亡,白朴随家人逃难至真定(今河北正定),后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逐渐成长为一位学识渊博的才子,白朴一生所作诗词、散曲、杂剧,数量可观,杂剧《梧桐雨》、《墙头马上》是他的代表作。

译文

在黄芦和白蘋的岸边,在绿柳和红蓼的滩头,虽没有生死之交的朋友,却有那忘却机心的鸥鹭做伴,高歌一曲,饮一樽酒,独自垂钓在这秋天的江面上,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无心去管,只把钓鱼竿放在心间,因此上对于功名利禄也就意兴阑珊了,昨天和今天都白白浪费了,人世间的事情总是磨难重重,闲来无事,就看看那白云绿水青山慢慢流过,又到了瓜州,只见暮雨点点,水村渔火闪烁。

释义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渔父的悠闲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万事无心一钓竿,因此上功名意懒”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作者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钓鱼这一简单生活的热爱,从而导致了对于功名的厌倦。

赏析

这首散曲以渔父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作者以“万事无心一钓竿”作为全曲的主旨句,突出了渔父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在描写渔父的生活环境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如“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作者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渔父生活的悠闲自在和功名利禄的虚无缥缈。

创作背景

白朴生活在元代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朴对于功名利禄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怀疑,而渔父这种远离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则成为了他心中的理想,他创作了这首散曲,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追求,这首散曲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