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宴有感
唐·李商隐
沉香火暖翠帘低,樽前冷落藏阄戏。
玉轮初上碧天高,风露澄清影半霄。
金樽满酌谁为伴,花径无尘自寂寥。
回首繁华如梦散,唯余心事付渔樵。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沉的感慨和哀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
译文
沉香木燃烧的火光温暖着低垂的翠绿色帘幕,酒樽前却显得冷落,人们玩着藏阄的游戏以消磨时光,明月刚刚升起,碧空如洗,风露澄清,月光照亮了半个夜空,金樽里斟满了美酒,却无人共饮,花径上洁净无尘,却也显得分外寂寥,回首往昔的繁华,如同梦幻一般消散,如今只剩下满腔的心事,只能向渔人和樵夫倾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宴会的冷清场景,通过沉香火、翠帘、金樽、花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诗人以酒宴为背景,却并未着墨于宴会的热闹,反而通过“冷落”、“寂寥”等词语,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玉轮初上”、“风露澄清”等描写,又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淡泊。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宴会的冷清与内心的孤寂相结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沉香火暖翠帘低”一句,既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孤独并存;“樽前冷落藏阄戏”则进一步突出了宴会的冷清和无聊,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而“玉轮初上碧天高,风露澄清影半霄”两句,则以明月的升起和风露的澄清,为全诗增添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美感,最后两句“回首繁华如梦散,唯余心事付渔樵”,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也多舛,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夜晚宴会的冷清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商隐可能正面临着人生的低谷和困境,因此他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