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老西施暮景,碧天高东鲁文星。的解释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老将图

宋·陆游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青山老西施暮景,碧天高东鲁文星。

燕赵悲歌士风在,夔门哀怨《竹枝》余。

平生铁石心犹在,试看金戈试马图。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年轻时我率领着雄壮的军队,与敌人交战,锦襜突骑渡过长江之初就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在青山之中,西施般的美女已到了迟暮之年,而碧蓝的天空中,东鲁的文星依然高悬,燕赵之地仍然保持着慷慨悲歌的士风,夔门一带仍然流传着哀怨的《竹枝》歌声,我平生的铁石心肠依然未改,试着看看这幅金戈铁马试马图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将的昔日辉煌与今日境遇,表达了对英雄迟暮的感慨以及对老将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首联回忆了老将年轻时的英勇事迹;颔联以“青山老西施暮景”比喻老将年华已逝,而“碧天高东鲁文星”则象征其精神永存;颈联通过“燕赵悲歌士风在”和“夔门哀怨《竹枝》余”展现了老将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坚韧精神;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老将铁石心肠未改,依然壮志凌云的豪情。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上深沉悲壮,首联以老将年轻时的英勇事迹开篇,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对比手法,将老将的年华已逝与精神永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老将的坚韧不拔,颈联则通过地域文化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老将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坚韧精神,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老将的豪情壮志,使全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英雄迟暮的感慨,又有对老将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英雄气概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陆游本人也经历了多次仕途不顺和战乱流离的苦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那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们,这些老将们虽然年华已逝,但他们的精神依然永存,他们的豪情壮志依然激励着后人,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老将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也寄托了陆游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