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牡丹亭日长帘半卷
朝代:明代
作者:汤显祖
牡丹亭日长帘半卷,推绣枕听啼鹃,晴丝吹满小窗前。
宝篆烟销龙凤,玉壶光转婵娟,佳人妆罢出兰轩。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后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触怒权贵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汤显祖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主张写情,作品语言华美,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更是其戏剧的代表作,牡丹亭》成就最高。
译文
牡丹亭畔,日光悠长,帘幕半卷,我轻推绣枕,聆听窗外杜鹃的啼鸣,晴朗的日子里,微风将细丝般的柳絮吹满了小窗前的空间。
宝篆香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龙凤图案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玉壶中的月光流转,映照出婵娟般的美丽身影,佳人梳妆完毕,步出兰轩,准备迎接这美好的一天。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里闺中佳人悠闲生活的画面,牡丹亭畔,日光明媚,帘幕轻卷,佳人推枕听鹃,享受着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春日时光,香烟缭绕,月光流转,佳人妆罢出轩,更添了几分雅致与风情。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佳人的日常生活,通过“牡丹亭日长帘半卷”、“推绣枕听啼鹃”等细节,展现了佳人的闲适与哀愁,词中“宝篆烟销龙凤,玉壶光转婵娟”等句,又以其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汤显祖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将佳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汤显祖被贬谪期间,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背景下,汤显祖通过描绘闺中佳人的悠闲生活,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词中“牡丹亭”等意象,也可能与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关,反映了他在戏曲创作方面的深厚造诣和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在创作这首词时,汤显祖可能试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富有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