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他来三更至,有甚忙公事?的解释

春秋11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得得他来三更至,有甚忙公事?”,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宋伯仁的《子夜歌(其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子夜歌(其一)

宋·宋伯仁

得得他来三更至,

有甚忙公事?

嗔人也不嗔,

怨人也不怨,

只道得、不如归兴懒。

作者简介

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广平(今河北广平)人,南宋画家、诗人,嘉熙(1237—1240)时善画梅花,曾作梅花百咏,后选唐以来绝句,为《梅花喜神谱》二卷,淳祐(1241—1252)中为盐运司属官,曾诣范仲淹,以诗受知,有《雪岩吟草》等。

译文

他踏着得得的马蹄声在三更时分到来,

究竟有什么紧急的公事要忙?

既不责怪我,也不埋怨我,

只说了一句:还不如归去,只是我归心已懒。

释义

此诗通过描述一个深夜来访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得得他来三更至”描绘了深夜的寂静与来访者的匆忙,“有甚忙公事?”则透露出诗人对来访者深夜来访原因的疑惑。“嗔人也不嗔,怨人也不怨”展现了来访者的平和态度,而“只道得、不如归兴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忙碌生活的厌倦。

赏析

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深夜来访者的情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忙碌生活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得得他来三更至”一句,既描绘了深夜的寂静,又暗示了来访者的匆忙,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而“有甚忙公事?”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来访者深夜来访原因的疑惑,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情感色彩,最后两句“嗔人也不嗔,怨人也不怨,只道得、不如归兴懒”则通过来访者的平和态度和诗人的归隐愿望,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使全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宋伯仁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对忙碌的生活产生了厌倦和不满,他通过创作此诗来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生活的反思,此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绪,即人们对战乱和动荡生活的厌倦和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