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玄鹤去空遗倦羽,白龙眠懒吐明珠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全诗如下:
山居 空山寂寂掩幽扉, 玄鹤去空遗倦羽。 白龙眠懒吐明珠, 碧树萧疏挂残月。 寒烟袅袅绕孤峰, 流水潺潺伴客踪。 此中自有逍遥乐, 何必求仙访隐踪。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空旷的山中寂静无声,幽深的门扉紧紧关闭,玄鹤已经飞去,只留下疲倦的羽毛在空中飘落,白龙慵懒地躺着,偶尔吐出一颗璀璨的明珠,碧绿的树木稀疏地挂着残月,寒烟袅袅地环绕着孤峰,流水潺潺地流淌,伴随着客人的足迹,这里自有逍遥自在的乐趣,何必去寻找仙境或隐居的踪迹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空山、玄鹤、白龙、碧树、寒烟、流水等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闲适的氛围,诗人借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玄鹤去空遗倦羽,白龙眠懒吐明珠”以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玄鹤的飞去和白龙的慵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山中的景色,寒烟、流水等景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最后两句“此中自有逍遥乐,何必求仙访隐踪”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即在这宁静的山居中找到了逍遥自在的乐趣,无需再去寻找仙境或隐居的踪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山居生活中所作,他一生仕途不顺,对世俗名利看得很淡,更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寄托,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士人阶层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