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载酒从心赏,遣兴行春岐路迷。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寻芳

唐·韦庄

寻芳载酒从心赏,遣兴行春岐路迷。

柳色烟光正堪醉,花开花落总关情。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且词作成就更高,在五代词坛地位很高,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其词风清丽温婉,多抒发离愁别绪及个人身世之感,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我乘着酒兴去寻找春天的美景,随心所欲地欣赏,

在春日里漫步,却不知不觉间迷失在了岔路之上。

柳色青翠,烟光朦胧,这样的景致正适合沉醉其中,

无论是花开还是花落,都牵动着我的情思。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寻芳赏景的情景,首句“寻芳载酒从心赏”表达了诗人乘着酒兴,随心所欲地欣赏春日美景的愉悦心情;次句“遣兴行春岐路迷”则写出了诗人在春日漫步时,因沉醉于美景而迷失方向的情景,增添了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后两句“柳色烟光正堪醉,花开花落总关情”进一步描绘了春日景色的迷人之处,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寻芳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寻芳载酒”四字,既写出了诗人的闲适与惬意,又暗示了春日美景的诱人之处,而“从心赏”三字,则表达了诗人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欣赏态度,次句“遣兴行春岐路迷”中的“岐路迷”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在春日漫步时的迷茫与沉醉,又增添了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景色的迷人之处,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辞去了官职,过上了闲适的隐居生活,在春日里,他乘着酒兴去寻找春天的美景,随心所欲地欣赏,并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所带来的愉悦和宁静,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珍惜,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情感,他能够捕捉到春日里细微的美景变化,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