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军望尘知胜败,对垒嗅土识兵机。的释义

梦梦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战

唐·李靖

临军望尘知胜败,

对垒嗅土识兵机。

战骨沙场君莫恨,

古来英豪尽如此。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靖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靖,字药师,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他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便胸怀大志,研习兵法,在唐朝统一战争中,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朝的建立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著有《李卫公问对》等多部兵书,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李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兵法造诣,被誉为“军神”。

译文

面对敌军,只需观察飞扬的尘土便能预知胜负;

在两军对峙时,通过嗅闻泥土便能洞察战争的先机。

战士们战死沙场,请不要怨恨;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的命运大多如此。

释义

“临军望尘知胜败”意指通过观察敌军的动向和士气,可以预判战争的胜负;“对垒嗅土识兵机”则表达了通过细微的观察和感知,能够洞察战争中的微妙变化和先机,后两句则是对战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李靖对战争和英雄命运的深刻洞察,前两句通过“望尘”和“嗅土”两个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李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够通过对敌情的细致观察,准确判断战争的胜负和先机,这既是他军事才能的体现,也是他对战争规律的深刻认识,后两句则是对战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感慨,李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但他更看重的是战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是永恒的,也是值得人们铭记和敬仰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靖的军事生涯中,他在多次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通过对战争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思想和战略眼光,这首诗正是他军事思想和人生感悟的集中体现,既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深刻认识,也展现了他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感慨和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时期军事家们对战争和英雄命运的普遍关注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