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东篱陶令酒初醒,西风了却黄花事。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侪。
惆怅东篱一株菊,人生看得几重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东篱下的陶渊明刚刚酒醒,西风吹落了黄花的芳华,了结了秋天的事,门前巷子里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落,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也都已经衰老,虽然这里的江山确实美丽,但它不是我的故乡;风月虽然美好,但也不是我们这些漂泊异乡的人所能享受的,我惆怅地看着东篱下那株孤独的菊花,人生又能经历几个重阳佳节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易老的感慨,首句“东篱陶令酒初醒”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暗示诗人自己也有归隐之心;次句“西风了却黄花事”则点明了季节,同时以黄花的凋零象征时光的流逝,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东篱陶令酒初醒”一句,既是对陶渊明的致敬,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西风了却黄花事”一句,则以黄花的凋零象征时光的流逝,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投身军旅,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民族的苦难,由于朝廷的腐败和投降派的阻挠,他的抗金理想始终未能实现,晚年时期,陆游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易老的感慨,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