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幽期密约欢爱处,动离愁暮云无数。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工于言情而时有新意,题材较狭窄,多写爱情生活和个人遭遇,尤擅小令,有《小山词》传世。
作者简介
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承继家学,年少时即以才华著称,仕途并不顺畅,一生未得显达,晚年家境中落,生活颇为困顿,他的词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深受后世词人的推崇。
译文
在酒宴前,我见到了一位如玉箫般美丽动人的女子,银灯之下,她的一曲歌唱太过妖娆动人,在歌声中我沉醉倒下,谁又能对此心生怨恨呢?唱罢归来,酒意仍未完全消散。
春天静悄悄,夜晚漫长无边,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成趣,在那幽静的约会、秘密的欢爱之处,却触动了离别的愁绪,眼前暮云重重,仿佛有无数离愁萦绕。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词人与美丽女子的相遇、相知、相爱,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上片通过酒宴、银灯、歌声等场景,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动人;下片则通过春夜、碧云、暮云等意象,表达了词人的离愁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与心爱女子的欢聚与离别,情感真挚而动人,上片通过“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美丽与才华;下片则通过“幽期密约欢爱处,动离愁暮云无数”等句,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与思念,全词意境优美,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离别愁绪的抒发,展现了晏几道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晏几道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回忆起与某位心爱女子的美好时光,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而创作的,词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和细腻笔触,反映了晏几道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