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漏断铜壶,香冷金炉,宝帐暗流苏”,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并未直接出现在这首词的上阕或下阕的开头,但根据秦观词风及此词意境,可以推测这些意象在词人的其他作品中或有所体现,且此词为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与“漏断铜壶,香冷金炉,宝帐暗流苏”所营造的孤寂氛围相契合,不过,为严格对应您的要求,需说明这些关键词并非直接出自本词,而是可能反映了秦观词中常见的意象。)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其为淮海居士,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
译文:
雾弥漫遮没了楼台,月朦胧掩住了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的了,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傍晚时分杜鹃悲鸣哀声阵阵。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释义:
此词上片写景,描绘了词人贬谪郴州时所处的凄迷景象;下片抒情,抒发了词人贬谪远方的孤寂凄苦之情,全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描绘了词人贬谪偏远之地的落寞情怀,抒发了词人失意、凄迷的怅惘情绪和萦绕心头的离愁别恨。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寓情于景,写词人寓居旅舍的落寞凄迷心境;下片抒情,以实写虚,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词人,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墨,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从词意上看,此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词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滋生的消沉情绪,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都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年)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今属湖南)之时,词人因坐党籍而被贬于郴州,此词写的就是词人贬谪郴州时的处境和心情,词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滋生的消沉情绪,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都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