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稀,音信迟,休教淡了远山眉。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唐·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雁来稀,音信迟归期,休教淡了远山眉。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温庭筠的诗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

译文

玉楼上的明月啊,常常勾起我对你的深深思念,春日里,柳丝轻柔袅娜,仿佛也因思念而显得绵软无力,门外青草茂密,送你离开时,我听到了马儿的嘶鸣。

画屏上绘着金色的翡翠鸟,香烛燃烧着,化作了滴滴泪水,花儿凋零,大雁南飞,变得稀少,你的音信迟迟不来,归期无望,不要让思念淡了我那如远山般秀美的眉毛啊。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期盼,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玉楼、明月、柳丝、草萋萋,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下片则写离别后的相思,画罗、香烛、花落、雁稀,进一步渲染了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上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离别时的哀愁氛围;下片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画罗、香烛等,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花落雁来稀,音信迟归期”一句,既写出了季节的变换,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主人公对归期的期盼,而“休教淡了远山眉”一句,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创作背景

温庭筠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的诗词多写闺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状态,这首《菩萨蛮》很可能是他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温庭筠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描绘,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词也体现了温庭筠作为“花间派”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