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愁思
宋·陆游
明月无情穿户牖,听寒蛩声满床头。
孤灯寂寂人难寐,满腹愁思夜更幽。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无情的明月穿透了门窗,我躺在床上,耳边满是寒夜里蟋蟀的哀鸣声,孤独的灯光静静地照耀着,我难以入眠,满腹的愁思让这个秋夜更加幽深。
释义
明月无情穿户牖:明月无情地透过门窗照进屋内,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听寒蛩声满床头:寒夜里蟋蟀的叫声充满了床头,增添了秋夜的凄凉和孤独感。
孤灯寂寂人难寐:孤独的灯光静静地照耀,人却难以入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思。
满腹愁思夜更幽:满腹的愁思让这个秋夜显得更加幽深,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明月、寒蛩、孤灯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诗人以“明月无情穿户牖”开篇,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冷无情,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听寒蛩声满床头”一句,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凄凉感,蟋蟀的叫声仿佛也在诉说着诗人的愁思,后两句“孤灯寂寂人难寐,满腹愁思夜更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愁思,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饱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晚年时期更是饱尝流离失所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愁思,秋夜的凄凉氛围和诗人的心境相互映衬,使得这首诗更加感人至深,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人生无常和无奈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