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楚岫高堆翠螺,似张郎巧画青蛾。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翠螺山

唐·李群玉

胜楚岫高堆翠螺,似张郎巧画青蛾。

烟霞常护三春景,风月时添半夜歌。

古木深藏啼鸟细,清溪暗咽落花多。

欲知此景清幽处,且向山前问牧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晚期著名诗人,以工于五言律诗著称,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李群玉的诗才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翠螺山高耸入云,胜过了楚地的山峦,宛如张郎巧妙地画出了青黛色的蛾眉,烟霞常常守护着这里的三春美景,风月时常为夜晚增添歌声,古老的树木深藏其中,啼鸟声细,清澈的溪流在暗处低咽,落花繁多,想要知道这里清幽的景色,不妨向山前的牧童询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翠螺山的美丽景色,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峦比作张郎巧画的青蛾,展现了山的秀美与灵动,通过描绘烟霞、风月、古木、清溪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翠螺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山的秀美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峦比作张郎巧画的青蛾,既形象又生动,富有诗意,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元素,如烟霞、风月、古木、清溪等,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诗人还通过向牧童询问的方式,巧妙地引出了对清幽景色的向往和探寻,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的游历生活有关,李群玉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他热爱自然,善于观察并描绘自然美景,在一次游历中,他来到了翠螺山,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翠螺山美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