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小阑干
宋·辛弃疾
旧游如梦影婵娟,
情长人远锁离天。
离怀未安频望远,
相思不惯独传栏。
月映小楼风细细,
心随流水夜潺潺。
何时共饮东窗下,
再话当年意阑珊。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辛弃疾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其词作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激昂著称,亦不乏清新、婉约之作。
译文
往昔的游历如同梦幻中的美丽身影,
情深意长却只能遥望那遥远的天边。
离别的情怀难以平复,频频向远方眺望,
不习惯这相思之苦,独自倚靠在小栏杆旁。
月光映照着小楼,微风轻轻吹拂,
我的心随着流水在夜晚潺潺流淌。
何时才能与你再次共饮在东窗之下,
重提当年那些意兴阑珊的往事。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首联以“旧游如梦”开篇,营造出一种虚幻而美好的氛围;颔联直接点出“离怀未安”和“相思不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颈联通过描绘月映小楼、风细细、心随流水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如月映小楼、风细细、流水潺潺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联想等手法,将往昔的美好与现实的孤独进行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根据辛弃疾的生平及风格虚构。)
此诗可能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偏远之地,与亲人、朋友相隔甚远,在孤独和思念的煎熬中,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和与爱人共度的甜蜜岁月,不禁感慨万千,他挥毫泼墨,将内心的离愁别绪和相思之苦化作这首深情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