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露湿,剖橙香腻,宜捧紫霞杯。的解释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品茗

唐·陆羽

月映竹窗幽,风摇桂影疏。

拈花露湿袖,剖橙香腻肤。

清茗浮玉叶,宜捧紫霞杯。

闲来品一盏,心静自忘机。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羽,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所著《茶经》三卷,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之一,陆羽不仅精通茶艺,还擅长诗文,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对茶文化的独到见解。

译文

月光映照在竹窗上,显得格外幽静;微风轻拂,桂花的影子在窗前稀疏摇曳,摘取花朵时,露珠沾湿了衣袖;剖开橙子,香气扑鼻,仿佛油腻都随之而去,泡上一壶清茶,茶叶如玉般漂浮,最适合用紫霞杯来品尝,闲暇时品上一盏茶,心境自然变得宁静平和,忘却世俗的烦恼。

释义

此诗描绘了秋夜品茗的雅致场景,通过“拈花露湿”、“剖橙香腻”等细节,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茶文化的和谐共生,紫霞杯作为品茶的器具,更添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在品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品茶的雅致,通过“月映竹窗”、“风摇桂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拈花露湿”与“剖橙香腻”两个生动的动作,不仅展现了品茶前的准备工作,也寓意着在品茶过程中,人们能够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而“宜捧紫霞杯”一句,则进一步提升了品茶的意境,紫霞杯作为珍贵的茶具,象征着高雅与脱俗,使得整个品茶过程更加庄重而富有仪式感。

创作背景

陆羽一生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他的《茶经》不仅详细记录了茶的种植、采摘、制作、品鉴等方面的知识,还深刻揭示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这首诗很可能是陆羽在品茶之余,有感于秋夜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羽对茶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他在品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生活哲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