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隐隐残霞如黛扫,暮天阔烟水迢迢”,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隐隐残霞如黛扫,暮天阔烟水迢迢”为化用或意境相近之句,原词中直接表述为“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及“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等句,共同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凄清景象。)
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感情真挚,词风婉约,作品流传甚广。
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上洒落,经过这番洗涤,清冷的秋天更加清晰,渐渐地,秋风带着寒意,关山河流显得冷清萧条,夕阳斜照着楼头,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无声无息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归家的心思难以收拢,感叹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料想那位佳人在妆楼之上,一定在殷切地盼望着我回去,多少次她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我回家的船,多少次她站上天际辨认着归舟,她哪里知道,此刻我正倚着栏杆,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愁!
释义
此词通过对暮雨、秋风、残照、长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词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凄清画面,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涯的无奈感慨。
赏析
柳永此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凄清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词人通过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涯的无奈感慨,情感真挚,动人心弦,词中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为生计所迫,时常流连于歌楼舞榭之间,与歌妓们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八声甘州》就是在词人漂泊异乡、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中通过对秋日傍晚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无奈感慨,也反映了柳永作为一位漂泊词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