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灵墟栖凤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卜居似得灵墟上,稳栖老朝阳凤凰。
玉宇琼楼云外耸,仙林秀木雾中藏。
朝鸣金谷声声脆,夜舞银河影影翔。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帝王乡。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才情出众,尤善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李群玉虽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显赫成就,但在诗坛上却享有盛誉,其作品被后人广为传颂。
译文
我选择居住的地方仿佛是在灵秀的仙境之上,如同老朝阳山中的凤凰般安稳栖息,这里有着高耸入云的玉宇琼楼,仙林秀木在雾中若隐若现,早晨,凤凰在金谷中声声脆鸣;夜晚,它们在银河下翩翩起舞,身影绰约,此地的风光无限好,我又何必再去追求那帝王之乡的繁华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选择的居住环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向往自然隐逸生活的情怀,诗中“灵墟”象征着仙境,“朝阳凤凰”则代表着高洁与吉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居住地的美景,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与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卜居似得灵墟上”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满意与喜爱,诗人通过“稳栖老朝阳凤凰”一句,将自己比作栖息在朝阳山中的凤凰,进一步强调了其隐逸生活的安逸与自在,中间两联则具体描绘了居住地的美景,玉宇琼楼、仙林秀木、金谷脆鸣、银河夜舞,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尾联“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帝王乡”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晚年时期,此时的他或许已经厌倦了仕途的纷扰与世俗的浮华,转而向往一种宁静、超脱的隐逸生活,他选择了这样一个仿佛仙境般的居住地,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居住地的美景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