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龙蛇梦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龙蛇梦醒夜迢迢,孤兔踪迷草萧萧。
半生来弹铗声中,壮志未酬心已老。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年仅三十四岁便英年早逝,黄景仁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与怀才不遇之愤,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从龙蛇交织的梦中醒来,夜色漫长无边;孤独的兔子在草丛中迷失了踪迹,草木在风中摇曳生响,半生以来,我都在弹剑高歌中度过,然而壮志未酬,心已先老。
释义
龙蛇梦:比喻变幻莫测的人生境遇或复杂的内心世界。
孤兔踪:象征孤独无依、难以寻觅的人生道路。
弹铗声中:弹剑高歌,表达壮志未酬的豪情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龙蛇梦”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复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纷扰与不安。“孤兔踪迷草萧萧”一句,通过孤独的兔子和萧瑟的草木,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无依、前路迷茫的境遇,后两句“半生来弹铗声中,壮志未酬心已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无奈,诗人以弹剑高歌的形象,展现了自己半生漂泊、壮志未酬的豪情与悲哀,而“心已老”三字,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苍老与疲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景仁中年时期,此时他虽已诗名远播,但生活却十分困顿,多次科举不第,仕途无望,人生境遇颇为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无奈,诗中“龙蛇梦”、“孤兔踪”等意象,既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