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咏梅轩外雪初晴,钓菱浦边风渐清。
结樵朋来同煮酒,友渔父去共垂名。
山林深处人稀至,水石之间意自明。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即仙庭。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表达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译文
咏梅轩外的雪刚刚放晴,钓菱浦边的风也渐渐变得清新,我结交了砍柴的朋友一同煮酒论道,与捕鱼的老翁成为知己共同留下美名,山林深处人迹罕至,水石之间我的心意自然明了,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阻碍,这里就是仙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联写雪后初晴的咏梅轩和钓菱浦边的清新景象;颔联写诗人与砍柴、捕鱼的朋友结交,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颈联进一步渲染山林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明澈;尾联则点明主旨,强调只要心中无挂碍,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自在,诗人通过咏梅轩、钓菱浦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与砍柴、捕鱼的朋友结交,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颈联的“山林深处人稀至,水石之间意自明”更是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物我两忘的境界,尾联则点明主旨,强调只要心中无挂碍,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仙境,进一步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隐居山林,过着一种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结交了许多砍柴、捕鱼的朋友,与他们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内心感受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