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炎凉久憎恶,敬于贤,慢于富。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创作

题目:《世态吟》

朝代:宋代

作者:李觏

诗词原文

世上炎凉久憎恶,敬于贤兮慢于富。

黄金满屋能几何,白日衔杯且自乐。

莫道人间万事空,功名利禄转头中。

但看古来豪杰士,几人名在汗青中。

作者简介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知名于世,李觏一生崇尚儒学,主张“以礼为本”,强调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译文

世间冷暖早已令人心生憎恶,人们尊敬贤能之士却怠慢富贵之人,黄金满屋又能怎么样呢?不如白日里举杯畅饮,自得其乐,不要说人间万事皆空,功名利禄在转眼间就可能到手,但看看古往今来那些豪杰之士,又有几人的名字能留在史册之中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世态炎凉,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冷暖、尊卑贵贱的深刻洞察,诗中“敬于贤兮慢于富”一句,直接点明了人们对贤能之士的尊敬和对富贵之人的怠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而“黄金满屋能几何,白日衔杯且自乐”则表达了诗人对金钱的淡泊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豪杰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功名利禄的虚无。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诗人以冷静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也通过自身的豁达态度,展现了对金钱和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创作背景

李觏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当时,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人们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日益加剧,李觏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李觏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