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选知音,日相寻,
山间林下官无禁。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理禅趣,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我选择知音,每日都来探访,
在这山间林下,做官的人也不会禁止。
岩石的门扉,松树的小径,长久以来都寂静无人,
只有我这幽居之人,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句“选知音,日相寻”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珍视与追求,每日都有人来探访,说明他的生活并不孤单,次句“山间林下官无禁”则点明了山居生活的自由与无拘无束,即使是做官的人也不会来打扰,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寂静与诗人的超脱,只有他这幽居之人,在这寂静的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人通过“选知音,日相寻”的表述,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生活并不孤单,有知音相伴,而“山间林下官无禁”则点明了山居生活的自由与无拘无束,这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则通过描绘山居环境的寂静与诗人的超脱,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与超脱的心境。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中度过,对山水田园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作为一位诗僧,皎然的诗歌中也常常蕴含着佛理禅趣,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寂静与超脱,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