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名无,宦情疏,彭泽升半微官禄。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田

唐·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利名无复关心意,

宦情疏似旧山溪。

彭泽升半微官禄,

终傍荷锄学种瓜。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利名无,宦情疏,彭泽升半微官禄”三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三句融入了一首新的诗中,保持了原意和风格,并假设为韦应物所作,进行以下解析,这样的组合在韦应物的原作品中并不存在,以下解析基于这种假设性的创作。)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仕途的牵绊和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凄凉,春天已过半,却仿佛进入了秋天,心中的迷茫愈发浓厚,山城经过一场春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了庭院,黄莺在枝头胡乱啼叫,名利已经不再牵动我的心,对仕途的热情也如旧时的山溪般疏淡,虽然我在彭泽升任了微薄的官职,但最终还是打算放下官印,学着在田边荷锄种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山城雨后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迷茫,诗人明确表示自己已经不再关心名利,对仕途的热情也已消退,最终希望回归田园,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前两句通过“宦情羁思”和“春半如秋”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中间两句通过描绘雨后的山城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凄凉心境,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倦,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假设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仕途不顺、思乡情切的背景下创作的,韦应物虽然出身贵族,但仕途并不平坦,多次调任地方官职,远离家乡和亲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逐渐对仕途产生了厌倦之情,开始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