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全诗是什么?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悟真篇

唐·吕洞宾

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

夜来铁汉自思量,长生不死由人做。

作者简介

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以丹道,又遇火龙真人传剑术,两宋之际开始尊奉吕洞宾,南宋时吕洞宾已被奉为“吕祖”,其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他,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为“孚佑帝君”,道教尊为“吕祖”、“纯阳祖师”,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吕真人”、“纯阳真人”、“回仙”、“云水子”、“逍遥子”、“纯阳子”、“回道人”等。

译文

生命诞生之门也是死亡归宿之户,这世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清醒觉悟?夜深人静之时,铁石心肠的人也应自我反省,长生不死的道路其实可以由人自己去创造。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吕洞宾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修行悟道的重视,他认为,生命和死亡是人生的两个极端,而能够在这两者之间保持清醒和觉悟的人并不多,他鼓励人们在夜深人静之时,反思自己的内心,寻求长生不死的道路,而这道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由人自己去创造和实现的。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吕洞宾通过对比生命之门与死亡之户,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修行悟道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只有真正觉悟的人,才能超越生死,达到长生不死的境界,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内心,寻求真理和智慧。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唐代著名的道教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对于道教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他的诗作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修行之道,这首诗《悟真篇》很可能是他在修行过程中,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修行悟道的感悟和总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吕洞宾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修行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