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苕溪遇雪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苕溪遇雪水晶宫,四围添上玉屏风。
天地苍茫同一色,不知何处是归鸿。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未仕,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抒发隐逸情怀,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是元代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在苕溪遇到大雪,仿佛置身于水晶宫中,四周被如玉的屏风般的大雪所环绕,天地间苍茫一片,都是同一种颜色,让人不知道哪里才是归途,哪里才是鸿雁南飞的方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苕溪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苕溪遇雪水晶宫”用比喻的手法,将大雪覆盖下的苕溪比作水晶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景的晶莹剔透,次句“四围添上玉屏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四周被大雪环绕的景象,如玉的屏风般美丽而壮观,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大雪中的迷茫和归途难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首句“水晶宫”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次句的“玉屏风”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美感,使雪景更加立体和生动,后两句则通过表达诗人在大雪中的迷茫和归途难寻的感慨,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隐居生活有关,释文珦一生未仕,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他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当他在苕溪遇到大雪时,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雪景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以及他在隐居生活中的宁静和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