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梅花溪
宋·赵师秀
此日梅花溪上客,胜当年刘阮天台。
仙源不隔人间世,携酒寻花处处来。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鬼才”,南宋文学家、诗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与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徐玑(号灵渊)并称,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收在《清苑斋集》中。
译文
今日我这位梅花溪上的客人,比起当年刘阮在天台山遇到的仙女还要幸运,仙境并不遥远,也不隔绝于人间,我随时可以带着酒来寻访梅花,处处都是美景。
释义
此日梅花溪上客:指诗人自己今日在梅花溪畔做客。
胜当年刘阮天台:刘阮指东汉时期的刘晨和阮肇,传说他们曾误入天台仙境,遇到仙女,这里用刘阮的故事比喻诗人此刻的境遇更加美好。
仙源不隔人间世:仙境并不遥远,也不与人间隔绝。
携酒寻花处处来:诗人带着酒,四处寻找梅花,享受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此日梅花溪上客”点明时间和地点,同时以“客”的身份自居,显得闲适自在,次句“胜当年刘阮天台”用典,将自己与传说中的刘阮相比,突出了自己此刻的幸运和满足,后两句“仙源不隔人间世,携酒寻花处处来”进一步强调了仙境与人间并无隔阂,诗人可以自由地享受自然美景,过着如仙般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通过对比和用典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赵师秀并没有过多地关注社会现实,而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美景,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梅花溪畔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不满,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