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须知席上生,孤芳先向腊前开。全诗是什么?

小编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陈亮

和气须知席上生,孤芳先向腊前开。

雪天诗思易清绝,月夜酒肠何爽来。

曾把四弦传恨意,惯将双泪滴瑶台。

如今老去无欢意,却怕东风暗折摧。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亮(1143年—1194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永康学派的创立者,他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曾五次上书孝宗,但均未获采纳,他的文学成就也很高,诗词风格豪放,思想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要知道和谐的气氛是在宴席中产生的,孤独的梅花却早已在腊月前绽放,雪天的诗意格外清新脱俗,月夜的酒意又怎能不畅快淋漓?曾经用四弦琴传达心中的怨恨,也习惯了将双泪滴落在瑶台之上,如今我已老去,心中再无欢愉之意,却只怕东风无情,暗暗摧残了这梅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孤芳自赏和诗人在雪天月夜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和气须知席上生”暗示了和谐氛围的难得,而“孤芳先向腊前开”则突出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后两句则通过雪天月夜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联“和气须知席上生,孤芳先向腊前开”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同时也暗示了和谐氛围的难得,颔联“雪天诗思易清绝,月夜酒肠何爽来”则通过雪天月夜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颈联“曾把四弦传恨意,惯将双泪滴瑶台”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尾联“如今老去无欢意,却怕东风暗折摧”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亮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多次上书未被采纳,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梅花作为坚韧、孤傲的象征,自然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的对象,通过描绘梅花的孤独与坚韧,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