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点绛唇·花朝月夕
宋·无名氏
洗雨梳风,怨玉啼红春意动,梦魂飞送,别意恨匆匆。
柳色溪桥,燕语人初静,银灯共,一尊芳酒,愁绪万重重。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作者为“无名氏”,即未留下确切姓名或身份不详的诗人,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生平介绍,在古代文学中,存在大量由民间流传或集体创作的诗词,它们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尽管作者身份难以考证。
译文
春雨过后,风吹拂着万物,仿佛是大自然在洗涤尘埃、梳理风姿,花儿带着哀怨,仿佛在低泣,春天的气息悄然萌动,我的思绪如同梦魂一般,随着春风飘向远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怨恨这匆匆的离别。
溪桥边,柳树依依,燕子呢喃,人声渐渐沉寂,夜晚,我们点亮银灯,共饮一杯芳香的酒,但心中的愁绪却如万重山峦,难以排解。
释义
洗雨梳风:形容春雨过后,风吹拂万物的清新景象。
怨玉啼红:用拟人手法,形容花儿因离别而哀怨,仿佛在低泣,红色花瓣如同泪痕。
别意恨匆匆: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怨恨时光匆匆的情感。
柳色溪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柳树依依,溪水潺潺,桥上行人稀少。
银灯共,一尊芳酒,愁绪万重重:夜晚,两人共饮美酒,但心中的愁绪却如万重山峦,难以排解。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离别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愁,上片以“洗雨梳风”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后通过“怨玉啼红”等拟人手法,将花儿赋予情感,使离别之情更加浓厚,下片则通过“柳色溪桥”等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以“银灯共,一尊芳酒,愁绪万重重”作结,将诗人的愁绪推向高潮。
创作背景
由于作者为无名氏,因此难以确切知晓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它很可能是一首描写春日离别之情的作品,在古代,离别是文人墨客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热爱,以及他们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