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浮草屋梅近砌,水绕柴扉山对窗。的释义

小星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烟浮草屋梅近砌,水绕柴扉山对窗。

风暖花红柳絮乱,雨余云影草茸长。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醉夕阳。

野老逢人无别事,晚来相送竹篱旁。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854)进士,官华原尉,有诗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译文

烟雾缭绕在草屋之上,梅花紧挨着屋前的石阶绽放;溪水环绕着柴门流淌,远山正对着窗户静静矗立,春风和煦,花儿红艳,柳絮随风飘散;雨后初晴,云影悠悠,草儿更加茂盛,闲暇时,我常在石上静观流水潺潺;兴致来时,便在花间醉卧,欣赏夕阳余晖,村里的老人遇见我,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只是在傍晚时分,送我到竹篱笆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通过“烟浮草屋”、“梅近砌”、“水绕柴扉”、“山对窗”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颔联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颈联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活动,表现其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尾联以与村民的交往作结,体现了诗人与乡村生活的和谐相融。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活动,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烟浮草屋”、“水绕柴扉”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雅致,也寄托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诗人通过“风暖花红”、“雨余云影”等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烘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隐居山林期间,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成员,刘沧对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隐居山林的日子里,他深入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