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拜
宋·杨亿
四海安然朝金殿,五云楼瑞霭祥烟。
玉阶仙仗排霜晓,翠盖龙旗拂曙天。
日色渐明开雉扇,花香初散入炉烟。
小臣拜献南山寿,万岁千秋亿万年。
作者及朝代:
杨亿,北宋文学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幼颖异,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及第,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军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祀鬼神,天禧四年(1020年),因受谗言,贬为虢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与刘筠、钱惟演等相唱和,时号“西昆体”,著有《武夷新集》、《杨文公谈苑》等。
作者简介:
杨亿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被称为“西昆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辞藻华丽、音韵和谐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政治上,他秉持正义,支持抵抗外敌,反对迷信和奢侈,是一位有识之士。
译文:
四海之内都安然无恙,人们纷纷朝向金碧辉煌的金殿朝拜,五云楼上瑞气缭绕,祥云和烟霭交织在一起,清晨时分,玉阶上排列着仙仗,龙旗在曙光中轻轻摇曳,太阳逐渐升起,宫门上的雉扇缓缓打开,花香飘散进入香炉的烟雾中,我作为小臣,恭敬地献上南山之寿的祝福,愿皇上万岁千秋,亿万年长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接受朝拜的庄严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皇上的敬仰和祝福,诗中通过描绘四海安然、五云楼瑞霭等景象,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定,通过玉阶仙仗、翠盖龙旗等细节描写,突出了朝拜仪式的隆重和庄严,诗人以献上南山之寿的祝福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皇上长寿和国家永存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皇帝接受朝拜的壮观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朝拜仪式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将国家的繁荣和安定与朝拜仪式的隆重和庄严相结合,表达了对皇上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在北宋初期,国家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后,终于实现了统一和安定,诗人杨亿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繁荣和安定深感欣慰,他也对皇上充满了敬仰和感激之情,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皇帝接受朝拜的壮观场景,并表达了对皇上的祝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