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情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倦梳云懒对妆奁,怕愁春不卷珠帘。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曲,文辞高妙,精通音律,为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与黄庭坚并称“秦黄”,与晁补之、张耒、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代表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踏莎行·郴州旅舍》等。
译文
带着轻微的寒意,我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我懒得梳妆,任凭头发像云一样散乱,面对妆镜,心中满是愁绪,害怕春天过去,连珠帘也不敢卷起。
释义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早晨的慵懒与愁绪,上片写天气与室内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幽深的氛围;下片则通过飞花、细雨等自然景象,以及女子的行为和心理,进一步渲染了愁绪的绵长与深沉。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春日里的慵懒与愁绪,上片“漠漠轻寒上小楼”一句,既点明了时间(春日早晨),又通过“轻寒”二字,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清冷、幽静的基调。“晓阴无赖似穷秋”一句,用“无赖”二字,将天气的阴冷与人的情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下片则通过“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愁绪融为一体,使得愁绪具有了更加具体、可感的形态,最后两句“倦梳云懒对妆奁,怕愁春不卷珠帘”,则直接描绘了女子的行为和心理,进一步突出了愁绪的深沉与难以排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秦观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背景下创作的,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情感生活也颇为曲折,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春日早晨的慵懒与愁绪,寄托了秦观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词中女子的形象之中,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