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红裙,紫陌游人,香软马蹄尘。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日游湖

宋·晏殊

画舫红裙翠袖扶,紫陌游人兴自殊。

香软马蹄尘不断,春风十里过西湖。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非晏殊实际作品,但风格贴近宋代词风,以下解析基于此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即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晏殊一生仕途顺畅,官至宰相,同时他也是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多描写富贵闲适的生活和男女情爱,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画舫上红裙翠袖的女子相互搀扶,紫色的小路上游人兴致盎然,马蹄踏过的地方,香气与柔软的尘土交织不断,春风中我们悠然地穿过了十里西湖。

释义

画舫红裙:描绘的是装饰华丽的游船上穿着红裙的女子,象征着春日游湖的繁华与美丽。

紫陌游人:紫陌,指京城郊外的道路,这里泛指游人如织的春游场景,游人兴致高昂。

香软马蹄尘:马蹄踏起的尘土中夹杂着花香,形容春日里道路两旁花草繁茂,马蹄过处,香气扑鼻,尘土也变得柔软而芬芳。

赏析

此词以春日游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湖时的欢乐景象,上片“画舫红裙翠袖扶”一句,以色彩鲜明的画面勾勒出游船与女子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紫陌游人兴自殊”则进一步展现了游人的愉悦心情,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下片“香软马蹄尘不断”一句,通过马蹄尘的描写,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那混合着花草香的泥土气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风十里过西湖”则以春风和西湖作为背景,将游湖的乐趣推向高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若将其置于宋代词坛的背景下,可以想象,这样的作品可能诞生于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晏殊或许正置身于西湖之畔,目睹了画舫穿梭、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心中涌起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无限感慨与赞美,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情趣与审美情趣的词作,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春游成为当时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这首词正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生动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