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李珣的《渔歌子·楚山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渔歌子·楚山青
宋 李珣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樽,云满屋,几间茅屋,一竿风旆,摇曳挂长江。
作者简介
李珣,五代十国时期前蜀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梓州(今四川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生活于唐昭宗乾宁中至五代前蜀后主王衍咸康初之间,性情豪爽,不拘小节,常泛舟遨游于江湖之间,与隐士道士相往还,当时人们称他为“李四郎”,通医理,兼工词,所作词意境清新,语言香艳,多写闺情,为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作品收入《花间集》。
译文
楚山青翠,湘水碧绿,春风荡漾,看不够这美景,青草茂密浓厚,鲜花簇拥成团,渔舟上的歌声此起彼伏,渔翁垂钓,悠然自得,不受任何管束,钓罢归来,趁着月色回到港湾,酒樽盈满,云彩满屋,几间茅屋,一竿风帆,随风摇曳,在长江上飘荡。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楚湘之地的自然风光和渔翁的悠闲生活,上片写楚湘山水之美,以及渔舟上的歌声;下片则写渔翁的自在生活和归家后的惬意。
赏析
这首词以楚湘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渔翁的悠闲生活和归家后的惬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自在生活的向往,词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上片“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三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楚湘山水的美丽画卷。“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渔舟上的歌声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下片则通过“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等句,展现了渔翁的自在生活和归家后的惬意。“酒盈樽,云满屋,几间茅屋,一竿风旆,摇曳挂长江”几句,则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使得整个词作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浪漫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珣的生平经历有关,李珣性情豪爽,不拘小节,常泛舟遨游于江湖之间,与隐士道士相往还,这种生活经历使得他对自然美景和自在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这首词中,他以楚湘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渔翁的悠闲生活和归家后的惬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和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词也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宁生活的普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