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粼粼古岸苍,萧索疏篱偎短冈。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即事

宋·陆游

秋水粼粼古岸苍,萧索疏篱偎短冈。

老翁拄杖候虫语,稚子横箫坐晚凉。

云影半开新雁字,苔痕全没旧渔塘。

村居自适无余事,饱饭闲游兴味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秋水波光粼粼,古老的河岸显得苍翠;稀疏的篱笆围绕着低矮的山冈,显得格外萧索,一位老翁拄着拐杖,静静地等待着秋虫的鸣叫;一个小孩横吹着箫,坐在傍晚的凉意中,天空中云影半开,新雁排成人字形飞过;旧日的渔塘已被青苔完全覆盖,不见痕迹,我在村中居住,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只是吃饱饭后悠闲地四处游走,享受着这份悠长的兴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乡村的宁静与闲适,通过秋水、古岸、疏篱、短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索的氛围,老翁候虫语、稚子横箫的场景,则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云影、雁字、苔痕、渔塘等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细腻,富有诗意。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索的秋日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闲适相呼应,老翁与稚子的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乡村生活的传承与和谐,云影、雁字等意象的运用,则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富有哲理,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自然,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另一面——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与流离,晚年退居山阴,过着相对宁静的乡村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珍惜与享受,通过描绘秋日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淡泊与闲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