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七夕
宋·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
莫言天上无离合,侬看星河浪拍天。
作者简介
杨朴,字契元,一字纯父、存父,北宋诗人,东莱(今山东莱州)人,生卒年不详,约宋真宗大中祥符末前后在世,曾师事种放,隐居嵩山,真宗东封泰山时,召对,献《东封颂》,命为校书郎,固辞不就,后隐居终南山,与魏野、王禹偁等友善,所作诗,风格清丽闲雅,多写景咏物之作,有《杨朴集》一卷传世。
译文
不知道牵牛的心思是怎么样的,只好邀请织女来摆弄金梭织锦。
年年都向人间赐予巧智,却不知道人间的巧智已经很多。
天宫的台阶在夜晚变得清凉如水,高挂的鹊桥图最为适宜。
不要说天上没有离合悲欢,你看那银河浪花拍打着天际。
释义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人间巧智与天上离合的深刻思考,首联写牛郎织女不知对方心意,只能借助金梭织锦来寄托情感;颔联则指出年年赐予人间的巧智已经很多,暗示人们应该珍惜已有的智慧;颈联以“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描绘出七夕夜晚的清凉与美好,以及高挂鹊桥图的适宜;尾联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天上也有离合悲欢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七夕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颈联“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一句,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七夕夜晚的清凉与美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高挂的鹊桥图也寓意着牛郎织女相会的喜悦与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传说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和纪念这对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恋人,杨朴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是受到了七夕节日氛围的启发,以及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深刻感悟,他通过描绘七夕夜晚的景象和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人间巧智与天上离合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