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闲聒聒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全诗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夜闲居

暮云闲聒聒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

竹影摇曳映窗月,花香浮动入帘帏。

心随流水去无际,身似浮云归不归。

闲居夏夜情难尽,一曲清歌伴酒微。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中所作,李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时为淦阳宰,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简介

李中作为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李中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

傍晚时分,暮云低垂,蝉鸣声声不断;晚风轻轻吹拂,点点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竹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摇曳生姿,透过窗户映在屋内;花香随风飘散,悄悄进入帘帏之中,我的心随着流水远去,仿佛没有边际;身体却像浮云一般,不知归处,在这悠闲的夏夜,情感难以言尽,只能借一曲清歌和微醺的酒意来抒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暮云闲聒聒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竹影摇曳映窗月,花香浮动入帘帏”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归宿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语言质朴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诗人通过“暮云”、“蝉鸣”、“晚风”、“萤飞”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竹影摇曳”、“花香浮动”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归宿的迷茫,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关,李中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向往宁静的生活和自然的美丽,而这首诗正是他在一个夏夜闲居时,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