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梦魂杳不在花梢,精神懒岂解争高。
日长门巷无车马,时听儿童笑语哗。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的梦魂早已远离了那繁花似锦的枝头,精神慵懒,哪里还有心思去与人争高论低,在这漫长的白日里,门巷寂静,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时不时传来的儿童欢笑声,为这宁静添上一抹生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梦魂杳不在花梢”表达了诗人内心已远离尘世的繁华与喧嚣,对名利不再有所挂念;“精神懒岂解争高”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后两句通过描写门巷的宁静和儿童的欢笑,营造出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句“梦魂杳不在花梢”以梦魂远离花梢为喻,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次句“精神懒岂解争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后两句通过描写门巷的宁静和儿童的欢笑,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闲居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晚年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最终只能闲居乡间,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反映闲适生活和内心情感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