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期颐松柏遐龄,宜受用桑榆晚景。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3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乐享遐龄

朝代:宋代

作者:李吕

享期颐松柏遐龄,宜受用桑榆晚景。

清风明月满庭芳,鹤舞云天心自静。

作者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号澹轩,南宋邵武军光泽(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历官沅州(治所在今湖南芷江)知州、礼部员外郎,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已佚,今存《澹轩集》八卷,是据《永乐大典》辑录的,事见《宋诗纪事》卷三七。

译文

如同松柏般长寿,享受期颐之年(指百岁),正适合在这桑榆晚景(比喻晚年时光)中悠然自得,清风明月充盈庭院,带来满室芬芳,仙鹤在云天间翩翩起舞,内心也随之宁静平和。

释义

期颐:指百岁,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

松柏遐龄:比喻长寿,松柏常青,象征长寿不衰。

桑榆晚景:指日落时分的景象,比喻晚年时光。

鹤舞云天:仙鹤在云天中飞翔起舞,象征高洁与长寿。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晚年生活的美好图景,首句“享期颐松柏遐龄”,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和赞美,次句“宜受用桑榆晚景”,则进一步强调了晚年生活的美好与珍贵,后两句“清风明月满庭芳,鹤舞云天心自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仙鹤飞舞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超脱物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长寿的祝愿,又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热爱与珍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吕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晚年时光中,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长寿、享受生活的文化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