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催玉骢,酒携金凤,半醉月明中。的释义

小星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情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鞭催玉骢酒携金凤,半醉月明中。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

作者简介

晏几道是北宋词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深情细腻的词风著称,他出身名门,早年生活优裕,但仕途不顺,晚年家境贫寒,他的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被誉为“古之伤心人”。

译文

在宴席上见到了那位名叫玉箫的歌女,银灯下她唱了一曲,真是妖娆动人,歌声中我沉醉倒下,谁又能对此产生怨恨呢?唱罢归来,酒意仍未消散。

春天静悄悄,夜晚漫长无边,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我骑着玉骢马,手持金凤酒壶,在月光下半醉半醒地前行。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宴席上遇到心仪的歌女,被其歌声所迷醉,唱罢归来仍意犹未尽的情景,下片则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以及词人半醉半醒的状态,表达了他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鞭催玉骢酒携金凤,半醉月明中”一句,更是将词人的醉态与春夜的美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与歌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上片通过“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等句,生动地刻画了歌女的美丽与动人,以及词人对她的痴迷,下片则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与词人的醉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氛围。“鞭催玉骢酒携金凤,半醉月明中”一句,不仅描绘了词人半醉半醒的状态,还通过“玉骢”与“金凤”的意象,增添了词作的华丽与典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几道仕途不顺、晚年家境中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可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也更为强烈,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与歌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对春夜的留恋,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不顺、家境贫寒的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