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麟飞走。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游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麟飞走。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俦。

壮志未酬心未老,豪情犹在梦犹游。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未直接出现此句,但风格与陆游的爱国情怀及人生感慨相契合。)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担心自己这身骨肉还未得到闲暇,又要继续观看那凤凰麒麟般的英才们展翅高飞、驰骋四方,这江山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故乡,这风月虽然迷人却不是我的伴侣,壮志未酬我的心还未老去,豪情依旧在梦中遨游,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满松风、小径幽深的宁静生活呢?

释义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个人抱负的遗憾,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恐此身未许投闲”透露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次句“又待看凤麟飞走”则借凤凰麒麟比喻英才辈出,自己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才华,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复杂心境,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比江山之美与自身境遇的凄凉,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陆游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作为一位爱国诗人,陆游始终心系国家安危和民族命运,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施展,这使他深感遗憾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写下这样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