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是离人伤心碎,更和那杜宇悲啼。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早是离人伤心碎,更和那杜宇悲啼”,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但屡试不第,后得苏轼引荐,方及第除官,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贬谪历任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和身世感伤,婉约柔媚,哀婉动人,有《淮海集》传世。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寻觅,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释义

这首词上片写景,寓情于景,写词人谪居郴州时的孤寂处境;下片写情,以抒情之笔直抒胸臆,写词人屡遭贬谪的怨愤之情,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墨,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赏析

“早是离人伤心碎,更和那杜宇悲啼”虽非原句,但“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与之意境相近,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极度哀伤,杜鹃(杜宇)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象征哀怨、凄切之情,与词人的离愁别恨相呼应,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哀愁和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年)春三月,词人因党争遭贬,由处州(今浙江丽水)徙郴州(今湖南郴县),途中取道衡阳,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徙郴州,精神上倍感痛苦,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墨,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踏莎行·郴州旅舍》是秦观在贬谪途中创作的一首抒发内心哀愁和无奈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深沉的离愁别恨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