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帘荡荡穿风力,纱窗闪闪透寒威。的释义

梦梦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冬夜寒风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寒风瑟瑟夜初长,

毡帘荡荡穿风力。

纱窗闪闪透寒威,

孤灯独影对空房。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文书画皆精,尤擅画竹,风格独特,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译文

寒冷的夜晚,风声瑟瑟,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厚重的毡帘在风中摇曳,仿佛要被强劲的风力穿透,细密的纱窗在寒风中闪烁,透出了刺骨的寒意,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我的身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寒风中的景象,通过“毡帘荡荡穿风力”和“纱窗闪闪透寒威”两句,生动展现了寒风的凛冽与穿透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孤灯独影,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夜寒风中的画面,前两句“毡帘荡荡穿风力,纱窗闪闪透寒威”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寒风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后两句“孤灯独影对空房”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毡帘与纱窗的对比,突出了寒风的穿透力;孤灯与独影的对比,则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寒风、孤灯等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郑板桥在仕途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反而屡遭排挤与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可想而知,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冬夜寒风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无奈,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