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乡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数归期三月三,不觉的又过了中秋。
玉盘挂天映秋水,独坐空闺思绵绵。
夜深露重人难寐,月明星稀意更愁。
遥望故乡何处是,归心似箭泪难收。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数着归来的日期是三月三,但不知不觉中又已经过了中秋佳节,明亮的月亮像玉盘一样挂在天空,映照着清冷的秋水,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闺房里,思念之情绵绵不绝,夜深了,露水重了,人难以入睡,月亮明亮星星稀少,心中的愁意更加浓重,我遥望故乡,不知道它在哪里,归心似箭,但泪水却难以止住。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数着归来的日期,但时间却悄然流逝,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他独自坐在闺房里,看着明亮的月亮,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来,夜深人静时,他更加难以入睡,心中的愁意也更加浓重,他遥望故乡,但不知道它在哪里,只能默默地流泪。
赏析:
这首诗以“数归期三月三,不觉的又过了中秋”为开头,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秋水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思念的氛围,夜深人静时,诗人更加难以入睡,心中的愁意也更加浓重,这种情感上的递进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诗人以“遥望故乡何处是,归心似箭泪难收”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离家远行、思念亲人的时期,当时,他可能因某种原因而远离家乡,无法与亲人团聚,在中秋佳节之际,他独自坐在闺房里,看着明亮的月亮,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来,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歌,以表达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