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玉怜香何时了,彩云空声断鸾箫。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惜别

唐·李商隐

惜玉怜香何时了,彩云空声断鸾箫。

月沉碧海情天阔,风送幽兰夜色娇。

别后相思人似月,梦中相见路迢迢。

此情此景谁能解,独倚危楼听夜潮。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诗的虚构内容进行。)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译文

何时能结束这惜玉怜香的情感纠葛?彩云飘散,只留下空中回荡的鸾箫声断,月亮沉入碧海,情感的天空变得广阔无垠;夜风送来幽兰的香气,夜色显得更加娇美,离别后,相思之情如同明月般皎洁,梦中相见却路途遥远,此情此景谁能理解?我只能独自倚在高楼之上,聆听夜潮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奈,首句“惜玉怜香何时了”直接点出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留恋和不舍;次句“彩云空声断鸾箫”则通过彩云飘散、鸾箫声断的形象,暗示了美好时光的消逝和情感的破裂,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和梦中相见的虚幻,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彩云、鸾箫、明月、幽兰等,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惜玉怜香”、“月沉碧海”、“风送幽兰”等,都富有诗意和美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和含蓄。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在李商隐晚年时期创作的,晚年的李商隐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爱情的失落,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情厚意和卓越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