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沙鸥飞无数,倒晴光金缕扶疏。的解释

风云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洞庭

宋·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水涵云影雁初飞。

惊起沙鸥飞无数,倒晴光金缕扶疏,满帆烟雨过湖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与范成大、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是南宋初期的代表性文人之一。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张孝祥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高中状元,历任秘书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后因主张北伐、反对和议而遭贬谪,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译文

我沿着潇湘江畔一路行来,直至洞庭湖畔,楚天的辽阔之中,几座山峰青翠欲滴,水面倒映着云彩,大雁刚刚展翅飞翔,突然惊起了无数沙鸥,它们在晴空中盘旋飞舞,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斑驳陆离地洒在水面上,如同金缕般扶疏交错,我乘着满帆的烟雨,悠然地穿过湖心。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行经潇湘至洞庭湖所见的美景,通过“行尽潇湘到洞庭”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目的地的壮丽,“楚天阔处数峰青”则勾勒出一幅辽阔而清新的自然画卷,下片“惊起沙鸥飞无数,倒晴光金缕扶疏”生动描绘了沙鸥被惊飞、阳光穿透云层的动态景象,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最后一句“满帆烟雨过湖心”则表达了作者乘船穿越湖心时的悠然心境。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积淀,上片通过“行尽潇湘到洞庭”的叙述,为下文的景色描绘做了铺垫,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洞庭湖周边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开阔而清新的感觉,下片“惊起沙鸥飞无数,倒晴光金缕扶疏”则是全词的精华所在,通过沙鸥的惊飞和阳光的穿透,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最后一句“满帆烟雨过湖心”则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张孝祥被贬谪期间,他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背景下,张孝祥通过诗词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浣溪沙·洞庭》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的佳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南宋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