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父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变体(含关键词版,注:此变体为基于原诗意境及关键词的创意性重构,非历史真实存在的版本)
浩浩汀洲船着缆,玉蓑衣不换青衫。
烟波钓徒心自在,任他风雨满江南。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志和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唐代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也是一位隐士,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曾先后拜肃宗、代宗为官,但仕途不顺,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他的作品多描写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以变体版为例)
在广阔的汀洲上,船只已经系好了缆绳,我身穿着如玉般洁白的蓑衣,却不愿换下这身青衫,作为烟波之上的钓徒,我的内心自在逍遥,任凭江南的风雨如何肆虐,我都不会归去。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渔父在汀洲上停泊船只、身着蓑衣而不愿换下青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玉蓑衣不换青衫,象征着诗人坚守内心的高洁与自由,不愿为世俗所累。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淡泊的渔隐图,诗人通过“浩浩汀洲”、“玉蓑衣”、“不换青衫”等意象,展现了渔父超脱物欲、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诗中的“烟波钓徒心自在,任他风雨满江南”更是将诗人的隐逸情怀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张志和一生仕途坎坷,曾经历战乱和官场斗争,对世俗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厌倦,晚年,他选择隐居江湖,以渔父自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此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世俗名利的一种决绝告别,通过描绘渔父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高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彻底超脱。